地方文献

南珠历史上神奇的“蚌佛”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南珠历史上神奇的“蚌佛”

廖国一,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所副所长,桂林

  环北部湾沿岸的居民是中国古代最早开始珍珠采捞的人类。他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发现了蚌、贝是不断地分泌出一种液体来加厚它的壳壁,所以他们也最早利用蚌、贝的这种天然本能来按照人们的意图长成人工珍珠。环北部湾沿岸人工养殖珍珠可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根据史书记载,起初人们可能是把木片或蚌壳雕成佛像的模子搁在蚌壳内,几年后蚌壳内就养成了佛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蚌佛”。《南齐书·祥瑞志》载:“永明七年(489)越州(南朝越州地望相当于今桂东南、桂南及广东西南.州治在今浦北县石埇——本文作者注)献白珠,自然作思惟佛像,长三寸,上起禅灵寺,置刹下”。这种佛像珍珠是今台浦一带珠民自己插核而成,而越州太守又将该佛像珍珠呈献朝廷。西汉时期广西南部环北部湾沿岸有着汉王朝最重要的港口合浦和徐闻等地,西汉船队从这里扬帆远去碧波万里的海洋中,并已到达了今东南亚和印度东南部等地,使西汉时期佛教就从海路传人了广西地区。因此自西汉以来,环北部湾沿岸佛教文化逐渐兴盛起来。梁慧皎《高僧传》卷九载天竺人耆域的行程时说:西晋初“自发天竺,至于扶南(今柬埔寨),经诸海滨,爱涉交广。”又据《南朝粱会要》记载:“咸安元年(371),交州人董宗之采珠没水底,得佛光焰,台以施于像”。“佛光焰”可能是一种珠贝,将之碾成粉末施于佛台,即能发光。在考古发现方面,浦北县南朝城址中发现了大量佛寺特具的莲花瓣纹的圆形瓦当。从以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以知道,由于早期佛教的盛行,环北部湾沿岸一带居民已经开始了某些形式的佛教信仰,并可能弄清楚了蚌、贝壳内的珍珠层,是蚌贝分泌的珍珠质形成的,所以才根据这种情况搁上模子让它生长“蚌佛”。以后隋、唐、宋、明、清各朝亦都发展了“蚌佛”。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唐文宗皇帝好食蛤蜊。一日,左右方盈盘而进,中有劈之不裂者,文宗疑其异,即焚香祝之。俄顷之间,其蛤自开,中有二人,形貌端秀,体质悉备,螺髻璎珞,足菡萏,谓之菩萨。文宗遂置金粟檀香盒,以玉屑覆之,赐兴善寺,令致敬礼。”这一记载虽然带有一定的神话迷信色彩,不能完全相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唐代“蚌佛”的制作仍然是比较盛行的。一般认为“蚌佛”珍珠养殖,母贝是用褶纹冠蚌,这是附壳珍珠。

  清代“蚌佛”的制作地区越来越广,在浙江沿海地区也有出产。清代《金玉琐碎》载:“余于浙省得蚌,壳半扇生成观音佛像,兜髻珠缨,净瓶柳枝,善才童女,观音跏趺于莲座之上。”这则记载,反映了我国古代沿海居民生产的“蚌佛”产品越来越精巧了,说明古代人工养殖珍珠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除了“蚌佛”的培养外,宋代以后,我国沿海居民对人工培养珍珠的方法还有新的发展,主要是已经养殖出与珍珠形状类似的珍珠了。宋代庞元英《文昌杂录》说:“礼部侍郎谢公言,有一养珠法,以今所做假球,择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侵之,伺其口开,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玩此经两秋即成珍珠矣。”此法与现代养殖珍珠方法十分类似。现代养殖珍珠的方法就是将一颗光洁的加工成圆形的贝壳圆珠放到与海洋贝类(蚌或蛤)软体部分相连的壳瓣旁,贝类被重新放到受到保护的海里,从而形成珍珠。

  人工养殖珍珠的方法在清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清代陈白沙著《岭南偶拾》一书云:“廉州”(今合浦、钦州等地——本文作者注)蛋人以鱼目插入珠蚌而成珠,并云:“此乃鱼目混珠,非真珠也。”此也说明了人工养殖珍珠与天然珍珠的区别。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载:“合浦珠名日南珠……凡珠有生珠,有养珠……养珠者以大蚌浸水盆中,而以蚌质车作圆珠,俟大蚌口开而投之,频易清水,乘夜置月中,大蚌采玩月华,数月即成真珠,是谓养珠。养成与生珠如一,蚌不知其出于人也。”清代乾隆年间廉州知府茂园在所著的《古越见闻》一书中说:“沿海置民以核插入蚌蛤中得假珍珠,其光耀与真珠无异。”

  从上述记载来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我国环北部湾沿岸地区居民已经对人工培养珍珠进行了早期的探索,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有的还是现在养珠技术中的必要的工序。说明古代环北部湾沿岸地区居民是世界上较早探索人工养殖珍珠技术的人类,他们对珍珠养殖的探索在世界海洋养殖史上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古代环北部湾沿岸等地的人工养殖珍珠的事业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养珠业到了近现代却处于停滞状态,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选自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环北部湾沿岸珍珠养殖的历史与现状》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