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童年记忆中的北海民俗(之四)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冷暖看立冬。立冬十月节,此日为冬天的开始。乡人以立冬的时间在月份的哪一旬,来预测这个冬天的冷暖。有俗话说“冬在头,卖了棉被置黄牛”,意即如果在上旬立冬,则预示冬暖;东在中,十个牛栏九个空”,是说如果在月中立冬,则预示冬天很冷;冬在尾,卖了黄牛置棉被”,即如在月尾立冬,这冬天会很冷。本人曾留意这谚语的准确性,好像并不尽然。如2008年是十月初十立冬,按说应是暖冬,但南方冰冻成灾,异常寒冷;去年十月十三立冬,按说是冷冬,果然。
    稀奇美食——禾虾。金秋十月,每当收割晚稻收工之时,母亲总会带回两三串以草缚着的禾虾回来,太阳下山时,我们几个小伙伴早早在村口等着拿禾虾去煨,拍拍火灰就食,如果有生油炒一下,那就是天下美味之一了。
    家乡城镇化之后再没有这美食了,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还时常回味。那“禾虾”形似蝗虫,稍小,全虫都可食,味很香,可能也是高蛋白之类。生于稻田,据说以禾花 、露水为食,晚稻成熟时仍在稻田里,收割时,随着水稻面积逐渐缩小集中到田角,大家便围而捕捉。
    “冬至大过年,冬空年穷,冬干年湿”。冬至是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家乡人至今仍有“做冬至”的习俗。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 、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这天,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认识是:阴气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称“冬至”。乡人有“冬至大过年”之说,可见人们对冬至很重视,把它作为一个较大的节日来做。冬至为什么大过年?可能还与“冬空年穷”的认识有关,说如果冬至不做节或很寒酸很空,年也好不了,会很穷,彩头不好。所以冬至要认真做节,用鸡鸭猪肉三牲拜神祭祖,以祈愿 、预示过年丰裕。所以家里年年做冬至。冬干年湿”则是一句天气谚语,说如果冬至天气晴好,过年时会下雨,从去年的情况看,果不其然。
    从规模 、规格 、时间等综合看,冬至远不如年隆重热闹,不如年大。或者冬至大过年的说法源于古代,很早以前是这样的。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夏至一直排在二十四节气的首位,为“亚岁”。《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所以要庆贺。汉代以来要举行庆贺仪式,有一时期朝廷休假三天,民间歇市三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人情紧过债”。家乡人喜欢办酒席,凡“大还小事”,即婚丧嫁娶 、生日 、入屋(即进新居) 、生小孩做十二朝等等,大多要开酒席。乡人吃酒席要封礼(给礼金),要送些礼物,谓之“行人情”,要不少花费,但又是必需的。这事多了就成了负担,当时乡人都不宽裕,有时候吃酒席的礼金还要借。欠债还不了可以拖延时日,但这行人情的开销是有时限的不能拖不能改不能躲避更不能欠着的,真的比还债还紧急还紧要。农历十一月 、十二月,时值岁末年尾,是酒席最集中的时期,乡人往往惧怕有人请吃酒席。建房选在这个时候建好“入屋”过年;结婚选在这时期,次年拜新年时不必挺着大肚子或背着小孩。有的人家办过酒席,亲朋村邻来了,欠人家的人情,到人家办酒席时必须去还礼。有的人家吃了十几年酒席,儿女长大了婚嫁,也必须办一次酒席,回收一些人情。规模小的十台八台,大的二三十台,热闹喜庆。那时酒席得吃两餐,先一晚吃“晚饭”不收礼的,三五道家常菜,吃饱饭即可,好酒者也饮酒;当日为“酒席”皆要收礼。
    乡人请人吃酒席是逐家逐户请人吃“晚饭”而不是请人吃“酒席”,意为不必备礼,直接请人吃酒席有叫人给礼金之嫌。但吃过“晚饭”次日必吃“酒席”,礼金怎能少呢?收礼时摆一张桌子,有专人收钱点数,礼金 、谷米 、布 、被等一一写上礼簿登记在册,日后对方请吃酒席,得查看以便还之以礼。酒席有猪肉鸡鸭等十大碗,几大瓮土蒸米酒,够吃够饮。乡人多叫妇女去吃酒席,她们很节俭,以碗底菜汁拌饭吃饱饭,把肉类分给各人打包回家给一家人吃,而男人们就在那里喝到天昏地暗,很少有打包回家的。所以,吃酒席通常是男女分桌的。当时的酒席菜色很薄,十大碗猪肉鸡鸭等都以萝卜冬瓜大白菜等放在下面做“碗底”,把肉铺在上面谓之“碗面”,仅每人一块而已。
    “吃碗底翻碗面”意为翻脸不认人,这俗语可能由此而来。十大碗菜以等边三角形摆在台中央,先集中吃或先分居中那一碗,或沙虫笋丝汤 、或扣肉,吃完了再换别的,把边上的放到中间大家一齐吃,如此轮换,总是吃中间的那碗。那时没有转盘什么的,这方法能保障每人有一块肉,每人都能吃遍十碗肉。有的村中没有那么多桌椅,就以稻草铺在地上为桌,还以稻草为垫席地而坐而吃。村中有人为了开酒席,提前几个月买一头老瘦牛,用心育肥,杀了办酒席,桌子上就是全牛了。时值冬天,摆上台时这牛肉都已凝油了,乡人照饮不误,还“猜码”,声震村邻。有的养一头猪杀了开酒席,也就是以猪肉为主的一台都是猪了。关于酒席的笑话很多了,略说一二。以前开酒席也有施舍的,请附近的盲人乞丐来吃,一个眼明的人夹杂其中,把好肉都吃了拿了,几个盲人夹到的都是萝卜冬瓜青菜等“碗底”,吵吵嚷嚷说今天这酒席这么差,没肉的,眼明的人说“村下酒席吃吃就是了”,意即农村的酒席凑合着吃吧。又说一不甚精水的男人被老婆派去邻居家吃酒席,老婆怕他吃得不雅相,便以一条绳子缚在他的脚上,说我拉一下,你就吃一块。农村狗多,办酒席时都到场拣食,一只狗被这绳子绊住,不停抖脚以期挣脱,这男人感觉脚被绳子拉得很急,以为老婆发出加快吃肉的指示,就赶紧猛吃,噎得受不了就说“哪吃得这么快啊!”农村中有些人变着戏法开酒席,以回收一些人情,甚至攒钱办点事。有的人家搭个小厨房,俗称“直手”、撇洒”,也开酒席。更有离奇的请人吃入屋酒,客人来到想看看新屋,主人指着一块刚平整好的屋地说“在那”。客人失笑。主人说开酒席收礼筹到钱就能很快建好,先吃酒席再说。有的人家开酒席算计过紧,请人太多,酒菜不够吃,谓之“穿桌”,利润虽高,却有失面子,往往被人称为“悭湿(吝啬)”;而准备酒席太多,吃不完就是“担去卖”,会亏本不划算。
    祭灶的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灶节,民间又称“交年”、小年”,以前这天晚上很多人家都祭灶神。祭灶神也称灶君为商代五祀之一,初为夏祭,后改为腊祭。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祭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具有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灶神之所以受人们尊敬,可能因为它主管煮食,米以食为天嘛;还因为它专司向玉皇大帝反映人间的善恶 、疾苦,是一位吉神。说它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过年,年初一又下来人间。祭灶就是送灶君上天,祈求它向皇大帝说人间的好话,以保年景丰熟,全家老小平安吉祥。儿时听父亲说过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穷人叫吕蒙正,乞食为生,排队等赈济要粥食,他排在头,分粥从尾起,轮到他时粥没了;第二次他该排在尾,人家分粥又从头起,轮到他时粥又分完了;第三次他排在中间,人家分粥又从两头起,轮到他时又没有粥了,真不走运。所以,乡人有“衰过吕蒙正”的俗语。腊月二十三晚,他也祭灶神,却没有肉,便到邻居家乞了一碗汤,以汤祭灶神。不慎却弄倒了,汤水淋湿了灶君的衣襟,灶君当晚回天宫过年见到玉皇大帝,帝问他为何弄湿了衣襟,灶君说了缘由,玉皇大帝说,这吕蒙正是文曲星降世,成功之前要经历许多磨难,但他这般光景委实太凄苦了,就让他提前结束苦难吧。次年,这吕蒙正就中了状元。看来这灶神真的很好很伟大,怪不得世人敬拜它。儿时,父母亲对灶君也很敬畏,家里设有灶神每年敬拜,砌灶修灶必须选一个好日子,父亲时常替人择吉(乡人叫睇日子),家里对灶神还有诸多忌讳,母亲要求我们不能脚踏灶头,不能将狗肉或其他脏东西放在灶头,但是我扫屋搞清洁,人小不够高,趁母亲不在场还是偷偷跳上灶头,快动作完成了扫屋任务。后来,随着灶头的功能逐渐被煤炉 、煤气炉 、电磁炉等代替,这祭灶神的习俗便不再沿袭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这是儿时在立春前后父亲常说的话。立春标志着冬天结束春天开始,而春天给人以生机活力,给人们以希望与激情。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正月,今年立春在正月十三日。
    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在立春日亲率诸侯 、大夫迎春于东郊,祈求丰年,行布德施惠之令,还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 、发展生产。有些地方还有春帖子 、春牛 、咬春等习俗。乡人当今已不沿袭这些古老的习俗,但对立春日的天气较重视。有“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耕田不用力”的俗语。主要看此日的天时好否,如果天晴,则当年会“年冬丰熟(即好年景)”。如果下雨谓之“水淋春牛头,七七沤够四十九,看沤在前还是沤在后”,说的是冬春季节会出现“沤雨”(即低温阴雨持续多日 )的天气,这时间或者在立春前或者在立春后。从实际看,这谚语准确性比较高。立春过后,乡人及早辛勤耕作,不误农时,进入繁忙的春耕春种时期,播下种子,也播下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