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论西瓯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1-01浏览:

分享到:

论西瓯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 
曾昭璇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曾宪珊
(广州青年培训学院讲师)

    一、先秦的西瓯国 
    (一)先秦各小国组成西瓯及骆国  
    先秦岭南小国甚多,西瓯国较大,文化也较发达。其社会已进入奴隶制阶段,已有君长,名译吁宋(见《淮南子》)。其政制是多民族组合的国家。正如骆越也是由许多小国(部族)组成,故小县称为骆将,全骆越则称为骆王,情况一样。并称“瓯骆相攻,南越摇动”(见《勾践世家》),可知两国是势均力敌的。西瓯之先也已有苍梧等国立于西江之北,以南以有北朐、伯虑、雕题、儋耳等小国(见《山海经》),雕题、儋耳,即海南岛上黎族,其族今天仍有文身(即雕题)及带大耳环(即儋耳)之风俗。北朐、伯虑即今北流、博白一带地方。在秦之前,上述各小国组成西瓯及骆国。其证如下: 
    1.赵佗时西瓯国的存在 
    赵佗《报文帝书》中,即说:“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赢,南面称王。”可见南越国未立前,西瓯已属一政治实体,可称为国,且已有“国王”了! 
    2.西瓯国曾击败秦军 
    在秦国开始南侵百越时,即曾受西瓯国的抵抗,《淮南子?人间训》即说:“(秦军)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即秦军未攻越人之前,已有西瓯国存在。且有国君名“译吁宋”了。 
    3.西瓯国的国土范围 
    西瓯国大致以西江中游为中心,其地南至广东茂名与骆越相错杂分布,北至平乐,东至广东西部,西及柳州。在这个广大地区中,先秦已入铜器时代的奴隶制社会。由下列各文献即可见一斑。 
    (1)《旧唐书?地理志》云:“党州(今玉林),西瓯所属,秦置桂林郡,汉为郁林郡。” 
    这条中,桂林郡不是指今天广西东北桂林市地,而是指西江中游桂平县西南的一处古城地点而言,即近年发掘出的贵县罗泊湾西瓯王墓地区。桂林得名是由于牂牁江流域(如象州等地)“江原多桂,不生杂木”,故秦立为桂林郡,即已入柳江流域(见《旧唐书?地理志》)。故汉昭帝前即迁秦象郡,移建今象州一带。 
    (2)《旧唐书?地理志》又说贵州郁平县:“古西瓯、骆越所居”,即为两个民族杂居地带,表示已近骆越分布中心地方。广东的茂名(潘州)亦为“古西瓯骆越地”,亦为两族杂居区域。茂名沿海岸带即为骆越分布区域,已入象郡范围。 
    (3)《元和郡县志》亦说:“岑溪(古义州)”亦为“古西瓯、骆越地。” 
    即在秦代的桂林郡,汉代的郁林郡和苍梧郡及广东西部罗平山脉以西部分范围之内,如四会即为秦桂林郡之一县,面积甚大。今四会以西西江沿岸山地仍盛产“桂皮”。  
    (二)西瓯国境周围先秦铜器发现地点 
    这个地区在考古上的证据就是都有先秦铜器时代大墓的遗址,其中大都发现或多或少铜器,时代上至周下至秦。已知如下: 
    1.广西地区平乐 
    (1)银山岭战国墓:靴形钺、有肩铜斧、戈、矛、一字格短剑、剑、盘口鼎、蟠虺纹鼎、实茎剑、扁銎予和戈(战国)、扁茎剑、双肩铲形钺、锛、铜器300多件。 
    (2)贺县铺门:战国靴形钺、桶、尊(岩墓出土)。 
    (3)武鸣全苏:商代兽面纹卤、盆、石范。 
    (4)武鸣:镞、钺、斧的石范、戈(西周)、盆。 
    (5)平南县石脚山:铜范。 
    (6)贵县:羊角钮编钟、桶、铎。 
    (7)灌阳钟山:圈带纹周甬钟。 
    (8)容县六王龙井坨:古铜锭、羊角钮编钟(龙井蛇出土)、双肩钺、扁茎剑、铎。 
    (9)荔浦栗木:西周兽身尊。 
    (10)恭城嘉会专春秋墓:靴形钺、扁茎剑、鉴、提梁鼎、蛇头蛙纹、尊、孽(即缶)、编钟、戈(周代)、钺、剑、镞、斧、凿、车具(共30多件)。 
    (11)荔浦:周代罍、樽。 
    (12)兴安蜡烛台出土:周代卤、戈(战国)。 
    (13)桂平:铜锭(二块)。 
    (14)横县:西周甬钟。 
    (15)柳州进德:甬钟。 
    (16)宾阳甘棠韦坡:扁茎短剑、斧、矛、刮、刀、甬钟、盘口鼎(与银山岭同)。 
    (17)灌阳:钟(西周)、戈(西周)。 
    (18)梧州:鼎、鉴。 
    (19)宾阳凉水坪:甬钟、西周罍。 
    (20)忻城:西周甬钟。 
    2.广东地区 
    (1)封川利羊墩:戈、长剑、短剑、钺、矛、镞、凿、刮刀、斧、鼎(在杏花墓地出土)(与恭城鼎相似)。 
    (2)罗定南门垌:鼎、鉴、缶、编钟、盉、人首柱、樽、戈(M1出土商代,M2出土周代)。 
    (3)罗定背夫山:鼎、鉴、戈(M12件商代)、人首柱、篾刀、铎、剑、戈、矛、钺、斧、镞共98件。 
    (4)德庆落雁山:鼎、剑、靴形钺、斧、篾刀。 
    (5)怀集拦马山:鼎、釜、人首柱。 
    (6)四会高地园:鼎、鉴、人首柱、圆形器、印形器(心灌铅,量重器,即权)。 
    (7)四会蛋鸟山:鼎、盉、铎、人首柱、东周戈(M1)樽、凿。 
    (8)广宁铜鼓山(295件):剑、镞、鼎、凿、刮刀、削、短剑、斧、盘、矛、靴形钺、锄、锸、樽、篾刀、圆形器、印形器。 
    (9)肇庆松山(108件):鼎(5件)错银巷、提梁壶、三足盘、编钟(6件)、提筒、凿、人首柱、钁(12把)、圆形器、印形器、剑、附耳筒。 
    (10)清远马头岗:鼎、垒、缶、钟、人首柱、人首柄凿、矛、钲、罍、编钟、斧、钺、匕首、镞、篾刀(64件)。 
    (11)清远科旺村:西周铙。 
    (12)信宜光头岭:西周盉。 
    在上述铜器中,越式器不少,如:双肩铜锛、盘口鼎、篾刀、大型矛、大型镞、斧、锛、钺、扇形钺、有肩钺、刮刀、扁茎无格短剑、柳叶形镞、人面纹匕首、戈、人像柄凿和匕首,方形器、圆形器、人首柱、编钟(甬钟)、羊角钮钟和越式鼎等,且喜用“王”字为记。表明西瓯国当日社会工艺水平的进步,文化水平已达到独创的阶段。不再受吴、楚、殷周时期的影响了。即西瓯铜器文化已具特色。 
    由平乐银山墓葬铜器的品种与组合状态都和宾阳墓葬情况相似,也说明在西瓯中心地区青铜文化已有定型,表明西瓯国王下的小国之君(或称俊杰)或都属于西瓯族人,才使西瓯人有坚强的团结抗秦力量。从铜器品种情况知有家组织和社会生活,已与汉区差别不大,贵族阶层已成“钟鸣鼎食”和以编钟作“明器”之家,国有一定刑法,有权定重量,有金、银冶炼,美术工艺有玉器、漆器、陶器花纹上已有定型(如F纹、米字纹等)。 
    从铜器出土地点排列,也显示出由桂江而西江而向南经罗定出海的特点,即向西发现的不多,而向广东及桂南方向发展的较多,且也呈一线状沿河引展状态,这很可能即为西瓯国而有长久的对外交通道路,即由商、周铜器时期输入起到战国晚期为止。已可能有外贸交易的进行。故西瓯国国力已是当时强大和兴盛的国家。如罗定铜鼓岗出土镞用双面范铸造,一范可制成多镞,同一规格,似已作为商品之用,即为一例。即从铜器品种已有武器、礼器、炊器、容器、乐器、工具用器、杂用器等等。成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雄立四周“无君”小国之间了!它能北拒灭六国之强秦,初战即胜。南敌骆越,一直存在于南越国中,其故即有其自固之地理形势。 
    二、西瓯国的特殊地理环境 
    西瓯国所在大部在广西境及广东西侧山地地区。这里正好在地形上是“广西盆地”之内。因广西水系以西江主干为中枢,西边分两源,即左、右两江流汇,中部北岸有柳江、桂江、贺江汇入,南岸有北流、南流江汇入。由梧州至桂平实为中枢地区。也正是西瓯中心区域。大河谷地多有冲积平原为农业发达地区,周边为石山地区,即由厚层石灰岩所成的“桂林山水”地形,地理学上称为“峰林石山地形”,与盆地周边土山(一般可达中等山地高度)景观大异。 
    广大的峰林石山地区也正是西瓯族分布地区,秦时称为“陆梁地”,“陆”是山坡平原地方,“梁”即山梁,石山成簇成带的地方。故汉人视之,即为车马不能用,道路难通,要靠水道的地方。故秦入西瓯之先,使“御史监史禄开渠于零陵”(《太平御览》引《临桂图经》),即以此故。因开路过石山区是很难的。“峰林”即因石山个个都是石质毕露石灰岸山峰状山地,拔起于平原谷地之中,山坡峭立,山上石芽毕露,不见土层,岸石露出成为一片尖锐的石脊,骡、马难行,因路崎岖,石芽满路,骡子易跌,脚伤腿屈,坡度又大,人要拾级而登。故每一山脊,即为河谷分界山脊。加上谷地两侧无坡,峭壁直上,过山没有山坡可循,直上直下,路盘旋半山之间,不能扛,只能背。但有泉由山足流出或涌出。故谷地称“峒”或“洞”,为山区唯一耕地和聚落、城镇所在。大峒可立县,故为小国,中峒为镇,小峒为村。我们考察广西两年多(找橡胶宜林地),统计有田地之峒共计14000多个。互相孤立,难以交通。故西瓯古国之中当日有不少小国之君存在,今天仍是各个少数民族分布之区,即受石灰岩溶蚀成的大小溪峒平原所支配。今天不少石山区,仍以“桂林山水”作为号召的旅游景点。 
    “峒”即四面为峰林石山包绕的小盆地或谷地。大峒泉源众多(间有温泉),故水田肥美。又四周有高大石山屏障,北风吹不到的地点,又在北回归线南北的热带地方,故年可三获,无寒冬干季之害。当可立城为大县了。而小峒则泉源少,又多为高旱台地所成,虽地势亦平坦,但以旱作物为主,难成一县,今亦多为一乡或一镇所在地了。 
    予曾读《淮南子》一书,深感其记事之详、判断之准,实“鸿烈”之言,非“杂家”之说,而为治国安邦之见也。所记西瓯国境情况,即为作者考察之实录,应加重视不宜否定。而非以余为好道家之言而发也。如说:“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毛色绿和黄)、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璇注:此数夸大,只作多数之意。)乃发适戍以备之。” 
    上述详记秦灭越的过程及情况,非常具体而细微。这段话,已包括整个战争的由始至终的正确记录和作者的评价。即:①攻越的目的;②出兵人数;③布置之情况;④战争的时间;⑤战争的方式;⑥作战的方略;⑦军队的组织;⑧战争的成绩;⑨西瓯的战略;⑩西瓯军的组织;⑩西瓯的战绩;⑩秦战役后的补救方法;⑩作者的评语。我们认为是可信的。如赵佗曾为尉和与屠睢一起攻越,一军驻番禺即今广州,署睢攻越是五军围攻的形势等等,即已知西瓯国境是难以攻入之故。而“无君小国”番禺早已为“一军处番禺之都”之局面了。即王翦时已为秦军戍越之地,故今天广州即有秦王政十四年铸造铜戈出土。 
    团结巩固的地形环境使瓯人立国很久。早在商代已记于《逸周书?王会解》称:“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瓯人居首,显为主要民族。而北方南巡帝王多止于“苍梧之野”(今湘南地区),未能入西瓯国境,如舜帝南巡,死于苍梧,故《山海经?海内经》即说:“九疑山舜之所葬”,传即战死于斯。 
    周代记北人入侵百越有几次,但都未有记入西瓯之境,如吴时灭越,越属呈,故今广东仁化县有恩村及夫溪(今名扶溪),相传即为吴国征兵于越,越妇送夫起陆入吴从军之处。番禺古称“南武城”,据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记云:“令公师隅修吴故南武城是也。”即南武城为吴时子孙在番禺建南武城以避越所建。即春秋末年之事。 
    另一次是楚吴起为楚相,《史记?吴起列传》称他“南平百越”,《楚策》亦说,楚威王时,“南有洞庭、苍梧”,但仍未入西瓯国土,因苍梧之野很广。湘江上游也属苍梧国地,不入西瓯境的。这时已入战国初期(前401至前380年)。水行只到今全州,(见《鄂君启节》),即战国时仍未入西瓯境地。 
    前339年楚威王大败越人,南方小国,也臣服于楚,广州已有越人高固为威王相(见《读史方舆纪要》)修南武城。 
    入秦,始皇命王翦南征百越之君,亦未见载入西瓯国境内,直至再命屠睢伐越,才只占番禺一城,即只有一军(10万人)得胜,占领番禺的。今在罗岗及西村即有秦戈出土一把(铸称秦王政十四年造即前233年)的,即为秦军入番禺之证。而屠睢所领一军,败于苍梧了!故刘安评秦之策为:“故秦之设备也,鸟鹊之智也!”即攻越为自取灭亡之策也。 
    西瓯南有西江大河为交通要道,故防骆越亦严,天设之险。西为云贵高原,亦国小民贫之地,非如西瓯能受赵佗财物资助,以补国用。 
    三、西瓯国的文化传统 
    西瓯国文化传统亦长,其语言即今的壮语。越语为我国南方一大支语系,因楚时,瓯人仍分布在长江谷地。可见其民已分布到半个中国之地。例如《越人歌》即早见于先秦。西汉越人“鼓棹为越讴”,梁徐陵《玉台新冰》亦收入《越人歌》。可见越人歌已成为我国南方越人定型歌曲。汉刘向《说苑?善说》篇记楚令君鄂君子晰(楚共王之子,楚灵王同母弟。)在长江游船上赞赏榜枻越人歌曲。并用汉字记下越人歌唱声音(即当时越语)。称:“滥兮(夕这) 抃草滥矛(夕何)?昌桓(中间船)泽予?昌州州湛。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惿随河湖。” 
    今天已为壮语学者韦庆稳译出: 
    《说苑》中记《越人歌》用今天汉语译出为: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韦庆稳又用壮语直译为: 
    “晚今是晚哪?正中船位哪?正中王府王子到达。王子会见赏识我小人感激感激,天哪知王子与我小人游玩。小人喉中感受。” 
    这首诗的意译(据韦庆稳)是: 
    “今晚是什么佳节?舟船如此隆重。船正中坐的是谁呀?是王府中大人。王子接待又赏识,我只有感激。但不知何日能与您再来游,我内心感受您的愿意!”
子晰于前528年任过短期楚令尹。距今已2500多年了!但诗歌却为今天壮语学者译出,说明歌词“语音”、“构词”却与今天壮语相同或相近。即壮语亦即为古西瓯语。因据莫俊卿研究壮歌语法上用倒装、诗歌押“脚韵”又押“腰韵”,如此诗,又把“心爱”说为“喉爱”(即爱在歌声发出之处),而与汉语不同。故此歌词即证西瓯国人古代分布到长江谷地中。故《史记?货殖列传》即云:“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扬越多焉。”西瓯近湘江,故瓯人沿湘江下洞庭,可为长江舟子了。而此水路也是商、周以来下南方的要道。秦始皇沿江兴建驰道,直指零陵而止,可见西瓯向外交往,自古已然,故能开成为南通南海诸港的必经之路!故苍梧之野早见于中原铜器铭文中,作“仓吾”与“南瓯”等同出。文字记载也早达舜帝时代。即“舜葬于苍梧之野”。 
    故瓯人语言在《说文》中仍有反映,许慎指出南楚语称“稻”为“耗”,称“看”日“睇”等等,今天仍可保存于“广州话”中(亦古西瓯语音的残存)。 
    西瓯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壮族今天仍称米为“耗”,正与《说文》引伊君说“南海之耗”为“饭之美者”一致。即越语北人中亦已使用。说明西瓯生产水稻已知名于北方之民。 
    农具上西瓯用的陶器亦自一格,即喜用F纹、两F纹为主(F纹即汉文中的“夔纹”)的花纹。这也是南方越人仿中原铜器铸纹的创造,用于陶器。西瓯当然也是主要地区之一。陶器以南海番禺著名,已为徐恒彬兄指出,但迟至西汉,南越国苍梧王府的陶器也很出色,如南越王宫出土一块破罐残片,印有“苍梧”两字即为一种精美的陶器。即反映西瓯国陶器制作水平亦不是低下的。 
    西瓯文化亦可见有外传影响的,如越式铜器即每见于湖南、湖北的楚墓出土文化中,即反映文化交流在西瓯国时亦已进行,如楚都纪南城东北的九店、雨台山战国楚墓中即有多次发现“越式铜鼎”、“越式陶鼎”等等,即可证明。当然,在楚国强大之后,西瓯也要接受楚文化的影响。故西瓯国文化的发展亦要研究西瓯族在他们立国过程吸收了外来先进的文化。
    四、西瓯国历史上的外来文化影响 
    西瓯族是我国南方蛮夷一种,随着中原文化发展,自然也成为文化侵略的地区。例如殷、周时期已有文字记述。如周代《逸周书?王会解》已定四方献令。记“欧人蝉蛇”为献。在器物上也已有铜器的传人,和影响西瓯铜器的制作模式,如商代兽面纹铜卤、铜戈,西周有铜卤、铜钟等。 
    商代有兽面纹铜卤(盛酒器)在武鸣全苏出土(1974),罗定南门垌铜戈可见当时商人铜器已传人西瓯人分布的核心地区,并有南下出海趋势,故商人把正南方的民族即以瓯人为首,即商代已成为南方重要民族一支了。入周,铜器更加广泛分布了,如灌阳钟山出土圈带纹的周代铜钟、荔浦县栗木出土的西周兽身铜尊,都有商周风格。恭城西周铜戈、兴安的周代铜卤,横县的西周铜钟,灌阳出土西周铜戈、宾阳凉水坪出土的西周罍、忻城的西周甬钟、信宜县松香厂出土龙首鋬耳盉(壶咀管状,颈有F纹带,三足饕餮纹、龙首、鋬耳)、罗定南门垌铜戈、四会乌旦山铜戈、清远科旺村西周铙等出土,即周代包括西瓯地区全有分布,向南且达信宜已近南海地区了。 
    但是,楚兴之后,因为楚沿长江发展,全灭西周封国,故南下文化即为楚文化所代替。即春秋以后,楚器输入为主,越式器即受楚文化影响,包括墓葬形式,如周代墓带土坑,亦为楚继承。西瓯国文化由楚文化控制。如越人张买能为越讴,高固为楚相,可见,越人已开始溶人楚邦。西瓯亦不能免。南越易入,故早属吴、后又属越。而西瓯未见有载,只见属楚。如楚相吴起即曾“南征百越”,“遂有洞庭、苍梧”,按我们的看法“百越”即已入南越国地区,今广州有吴时建南武城(见《读史方舆纪要》)引《吴越春秋》云:“阖闾子孙,避越岭处筑南武城。”越人公师隅修南武城,亦有楚人建楚庭(郢)之事。且在南海沿岸地区亦有楚墓和出土楚兵器,广州属楚,西瓯也当有过属楚之时。吴起“南征百越之君”,当不只一国,而西瓯为大国,首当其冲,但国大兵强,可能国体不变,朝属于楚而已。反映在铜器上,如据徐恒彬兄研究:“肇庆墓出土错银铜鼎、铜提梁壶、三足盘,四会的铜盉,罗定墓的铜鉴、铜鼎、铜缶以及连平出土的錞于等,形制、花纹和刻法都与楚地出土的青铜器一样。”并指出肇庆墓错银铜罍是典型楚器。其实礼器亦多相同,如甬钟即为楚式。沿南海之滨楚墓出土多为兵器,亦为楚式,有学者认为楚卒墓地。今雷州半岛徐闻县有楚豁楼遗址,据徐闻博物馆意见认为兴建表示楚国疆界到此之证(见黄佐《广东通志》云:“楚子受命镇越,至此开越建楼,以表其界”)。按《战国策?楚策三》云:“张子曰:王无求于晋国乎?(楚)王日: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寡人无求于晋。”这些宝货当与外贸有关,故得有此语。今湛江市硇洲岛上,亦有战国墓出土兵器8件,皆为楚式,包括刀、斧、剑、鼎等。可见西瓯国境南北边区,皆为外族所在。试加申论。 
    五、西瓯国内的民族组成 
    西瓯为南方历史长久的大国,故国内人民也是多民族结构的,本文只谈其中二个。即苍梧和骆越。 
    西瓯东北面,沿湘江谷地,故有仓吾。北与洞庭相接。历经历代之变,至楚国之兴即屡受攻占,这片扬越之地,大片为楚所开,如前401年至前381年楚悼王时,即有使吴起“南平百越”之记载(见《史记?吴越列传五》),《史记?楚世家》也载威王熊恽(前339年)“天子赐胙,日:‘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地千里。”至顷襄王时,“今楚王地方五千里(前281年)”,及秦时,又有王翦的破楚(223年),“降越君置会稷郡。”随即“因南征百越之君”。王翦至二世时(前210年)死。但秦军南征已有定策。 
    “南征百越”先有布署。即于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前213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即前211年,始皇死前已有布置迁民入越了。越地时已立郡。即楚地已尽为秦得,洞庭、苍梧已入秦版图。当时则仓吾地已沦为秦有,故仓吾族人,当不少逃入西瓯国地,以求自保了。故先谈苍梧一族。 
    六、西瓯与苍梧 
    《史记?五帝本纪》:“舜崩于苍梧”苍梧即此两大河谷为通路南下南海者。兹分述之:
楚军南下,早占番禺即以南穿五岭先秦山道,以通番禺为易。从汉灭南越军道而言。主要即依靠连江和北江。连江通江华码市即可用潇水通湘江,自大庾章水过梅岭(600米以下)一日程,即用浈水通北江,水运至便。故加上曲江、仁化过城口关低坳下汝城,由临武沿武水到坪石上梅花岭下乳源沿翁江达曲江(名“京西大道”,汉贡荔枝快速邮道)都至为方便,水程为主,有利大军进行。故入南粤易也。反之,入西瓯则难,无论取道桂江或贺江均难,故要“潇、湘”并用了。 
    七、入西瓯国古道论 
    入西瓯古道有二,即:湘桂走廊与潇、贺连运。 
    1.灵渠 
    湘桂走廊即以灵渠为关键。秦代西瓯战略之一,即为凿湘桂运河—灵渠。渠地本为灵水与湘水分水岭地方的平坦台地面,两江高差只有6米,宽约500米。故如在此开渠,引湘水入灵江,即可由湘入桂江航行了。秦代开凿只是一渠形,仅航小舟(今天秦渠段唐代已达7~8米)。故运输量不大的,供养十万之众,每不能接济,导致秦人为越人大败。因桂江河谷流行于峰林石山区中,河谷常有漏水,尤以旱季,因河床下部每有地下河存在,减少河床水量,故易成滩险,即不够水深航行,河旁亦漏水不少(多有脚洞产生,雨季出水,旱季吸水)。故平乐以下滩石暴露河床上,深水道不长,不利航运,平乐到昭平即以多滩著称。平乐以上,因有恭城水汇入,流量加大,故成楚桂江较易航行一段。由北方南运货物,不少由江永县永明河起陆,转沿恭城河运出,南下苍梧,这就是增加贺江水运的重要性,即贺江运输能力比水浅多滩漓江要好。今天仍有滩360个之多,集中平乐-昭平段。这条河即《汉书》称:“归义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漓水”的一条行军南下主道。但迟到了,不能和北江两军相合,共攻番禺。 
    2.潇水一贺江 
    贺江水运方便,贺江上游称富川江,地名即反映地方富足,沿岸设富川、钟山、贺县。贺县以下已可地名,但其族亦见于商、周时代,且属于洞庭和西瓯之间。称为“野”乃无君治理之地,为各族群居之所,至楚始占为国土南疆,南即与西瓯接,故秦灭楚,即置小城于灵渠之上以防越(指西瓯越人)。此城名即为“秦城”。故“苍梧”一名是地名,据杨豪兄言,乃梧树成林苍郁之状,即为自然景物为地名,尤“郁林郡”、“桂林郡”之得名也。林产以“仓吾翠羽”知名,即以彩色雀鸟为特产之地。但又是民族名,如刘伟铿(1996)认为苍梧解为青黑的独角兽,余意可能即汉人称为犀年或兕的。因《康熙字典》中云“梧即牾,音吾。”犀与象不同,湘南、粤、桂北之地,为广大台地、低丘区,以耐旱丛薮植被为主,为独角粗大犀年,最宜生长之野,因犀挖灌木嫩芽粗根为食,即“灌丛草原林地动物”一类。与东莞台地地区有犀牛地名出,环境一致,而象喜吃叶、茎,食量亦大,非热带雨林沟谷中,难以养活也。即属于“热带雨林动物一类”。即以犀为神之族。其地又为中原南下之要冲,故每成民族争战之地。地区大致以零陵以南至五岭山地为中心的之间大片土地。南可入粤西北地、西江之北。其标志山即为九疑山。九疑山是一山区,山地在苍梧之野中心地区,为各族环居的圣山。中央山体高大,四野为台地,低丘、广谷地区,故为特出标志,最高主峰畚箕窝(1959米)为主山,四周有峰林石山地形,九峰屏立,中为土山突起,形势如墓,以峰林中各峰相似,行者易迷路,余与吴尚时教授研究五岭山地时,手持五万分一军用地图穿山,仍要向老乡们问路。当地大路多条为入桂入粤汇处(环山有道县、宁远、蓝山、嘉禾、临武、连县、江华、永明即今江永县各县,今为瑶区)。各县均以台地、低丘和广谷(峒田)为主。道路环山互通,以南岭不是山脉,而是山地,五岭即五座花岗岩侵入隆起高山,五岭各自成一山区,五座大岭之间,即为低坳,谷地互通,都是先秦古道,秦选其重要者用以开为“新道”但不是很多。常为学者错认。又以其地已人五岭山地范围,故又成为较闭塞山野之区。故古书少记。但苍梧族地区却又因为潇、湘两条大河流经,又各成为我国南北方主要通路之一。古来已有“潇、湘并称”之美誉。因楚国与秦灭西瓯入海亦沿航万斤木船。虽下游弯曲,但为深水水道,不碍航运。故先秦即予重视。贺江上通为潇水,亦比漓水易于航行,潇水上游集南岭山地雨水,急流多,道县至双牌,横贯山区,谷中滩石不少,但水量丰富,水深较大,故过滩后又可航行。今天双牌水库建成,成一宽阔长河,深航道达100里以上,大改古代难行形态。由于潇水南下贺江分水岭是平地。故南下与贺江相接方便,虽要起陆,但费力不大,胜于十数家拉一船过灵渠之难。故潇、湘并称,以潇为主道。《汉书?武帝纪》云:“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即指此道。指明潇水多濑(即“山区急流”之意),但潇、湘一样,四季通航,故先秦入越,多区潇、湘两江。 
    潇、贺之间分水岭实为一平地,余曾著《五岭》一书(1977,广东人民出版社),记述其详,实测图示,此平地实为贺江上源掠夺萌渚水上源的结果。因贺江地势低于江华萌渚水。又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河即可吸收萌渚水的水量,使萌渚水水源流人贺江上游,久而久之,萌渚水上源一段即被贺江上游劫夺过来,改变地面水流向,分水处实本为萌渚水的河源小河河谷。同样情况,也是于恭城河与永明河之间,恭城河上游龙虎关小溪向上源侵蚀,在桃川镇处把永明河上源一段劫夺过来,使桃川与永明河间变成分水地段,但地形上仍是河谷平坦地形。全非台地或低丘。只是从军事上需要,先秦主要取道于河路口南下贺州,再转河运。 
    先秦史迹可见于白芒营、新村娘子岭的兵营遗址,亦可能是秦时以守越的据点。沿途一带计由江华南下大路铺,白芒营、涛圩(即汉冯乘县治)、河路口(即贺江上游劫夺萌渚水)(即西河上游)成河道大转弯处(Ilk理学称“河川劫夺弯”),人贺江了。 
    “潇、湘”并称还有一原因即在其水陆涵接的头区,即由有不少古路可以互相沟通,但是入西瓯而言,则两条水道合组成一条最有利的南北运输大道,故通海岸的外贸事业,也借此而和北国相联系起来。如通楚大道亦即沿此。 
    八、西瓯与骆越 
    西瓯南方西方为骆越地,大致西江正干以南,东面左江流域即为骆越。环北部湾而居,以红河三角洲为核心地带。西瓯通海,必经骆越之境,而骆越人人西江向北发展,亦必经西瓯,故此处山地即为骆越人与瓯人杂居,一如苍梧之民杂居于粤西北与桂东北地区那样。因先秦海岸港口全在骆越地区,即汉时日南、合浦、徐闻三地。两族虽相混居,但文化上仍有分别。如骆越铜器到南越国时期,已见有进步的制器,表示其社会制度已有较高的组织。如在南越文帝赵眜墓出土的铜筒,即为一例。因从铜筒上刻画《舞人划船图》看,显为骆越人作品,因与越南东山文化时期玉缕鼓作品风格一致。昔年在中大当研究生,考古学业师郑师许教授(铜鼓专家)亦指出我国“北流型”铜鼓为铜鼓制作起源区,即铜鼓创始于骆越人区。②亦与贵县罗泊湾西瓯王墓出土《六舞人划舟图》、西林普驮《舞人船祭图》相近。可见当日各族风俗相同,交通频繁,不只有“相攻”一面也。故西瓯臣于楚时,亦会同时属楚,使楚子能建楚豁楼于徐闻(今海康)。 
    九、秦人入西瓯地 
    “苍梧之野”是一广大地区,没有强国主宰的争战之地,今桂东北仍称苍梧。 
    《史记?王翦传》:“岁余,虏荆王负走刍,竞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时为秦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平六国称皇帝。六年后,秦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即“遣诸逋亡及贾人、赘婿略取陆梁,为桂林、南海、象郡,以谪戍。”明年,三十九年(前215年),又再“谪治狱不直者筑长城。取南方越地。覆狱故失。” 
    在取南越地前六年期间,即秦始皇登帝位后,即为准备攻百越之时,贾谊《过秦论》即说:“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即已占领百越地方了(包西瓯、南越、骆越地)。《南越列传》又云:“以谪徒民,与越杂处十三岁。”(即由平六国起计至二世一年止)(前221年~前209年计)。即从平楚后就开始南征百越之君了。这次行军计划,按《史记?秦纪年表》大致是王翦儿子王贲击齐,初并天下,余下50万军队,可能都转由屠睢和赵佗率领,分为五军,对越人采取准备进攻的形势,俟机南征。即《淮南子?人间训》所说:“乃使尉屠睢发卒50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界之野,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 
    这是一次汉越人之战,也是封建社会对奴隶社会的冲击,后者当然是劣势。因为军事组织上武器水平上都相差悬殊。只有地理环境上和民族团结上的优势。故最后成为亡国奴,为赵佗所灭。但不是用兵,而是用“融合”即文化上的互补,和平建立起“联合政权”的方法,即作为“汉族文化使者”,入使西瓯。 
    西瓯人初战之胜即利用当时秦开之灵渠并无今日完善(因如铧咀、北渠、陡门之法等等皆唐代所建),运输量有限,秦军人马虽多,但分散守要塞,故易受夜袭,西瓯军个别击破,且定于待秦军戍守三年之久,旷日持久之时,粮食不继,军心疲敝之际,故能操胜券,故《史记?主父偃传》云:“又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凿渠运粮,深入越,越人遁逃,旷日持久,粮食绝乏,越人击之,秦兵大败。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淮南子?人间训》亦说:“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又说:“夜攻秦人, 大破之,杀尉屠睢”。即利用地理环境的熟悉,天时地利等有利的条件,大胜一场。 
    此次战争发生在桂江地区,亦即苍梧之野南面,秦军当日已沿桂江南下深入,至今梧州之地。按《水经注》称,此时在越已建立有“苍梧郡”,其守名杜,其尉即屠睢亦有记载于他书。
赵佗则或属南越一军,当龙川令。用和辑越人并设法巩固中国人地位,上书求秦皇南输三万女子为兵卒缝衣之举,而“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见《史记?淮南王列传》)。可见当日移民是安定的。
苍梧郡之建,早见《水经注?叶榆河》云:“秦始皇开越岭,立苍梧、南海、交趾、象郡。”即设“苍梧郡”最先。因自今桂林以南桂江流域,在汉人目中,仍视为“苍梧之野”,即为苍梧族之区。故《水经》语称:“(漓水)南过苍梧荔浦县,又南至广信入于郁。”因汉时广信县是包括了桂江和贺江入西江地区。也是苍梧族混杂于西瓯国内生活之地。今天广西民族复杂,仍与广东南越族人有不相同之处。秦军入西瓯,沿桂江南下,至此首先立郡苍梧,也合常理。并以与南越赵佗相呼应也。 
    十、秦建“苍梧郡”小史 
    苍梧郡之建是以由“潇湘”两路南下一军所建,由尉屠睢所领导。史书佚载,但考古成果中可求。如在江陵张家山出土大批汉简中,即有前220年2月以前之事,其《秦谳书》(已由江陵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整理成《江陵张家山汉简《秦谳书》译文(二)》发表于《文物》,1995,第三期,北京文物出版社版。)简册中,即记到苍梧郡的叛乱事件,指出郡守名为“杜”(文称:“苍梧守杜”,尉名字为“尉徒惟”。苍梧一词加上有守有尉,当为郡治,因《秦本纪》称:“(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故苍梧郡政制已有守、有尉,并且尉徒惟被叛民杀害,与史记相合。但名字书法不同。余疑“徒”即“屠”,“惟”即“睢”,因二字同音,记事亦相同,只明确了是在西瓯内部地点苍梧郡地。叛事较详而已。另一官为监,未见记载。但从族谱文献中,亦可找到,余读《广东史志视窗》2004,3期, (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出版,即有载文《西汉揭阳县令史定若干史料考》一文,其中述及江西丰城《揭氏族谱》初篡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其内《揭氏溯源》即说:“任嚣公,盱江人(即今抚河),为秦边四尉(即南海郡尉),子禄秦监转饷,禄孙焕食爵豫章。”又“豫章焕公长子定(即史定为南越国揭阳县令)。可见任嚣子禄,随军入越,助屠睢开渠,以济军粮,亦在苍梧军内任事。则苍梧立郡,为秦一军守九嶷之塞以入西瓯国境,建苍梧郡者。屠睢死后,只见三郡《史记》所记,未见苍梧郡之名,故可能此郡已取消,但已改记为苍梧王了!《史记》 
    称苍梧王,王名赵光;《粤逸》云系赵佗之孙,或云其同宗之人。即赵佗以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效汉帝法,建国后,封同姓王以专治其易暴乱之地!至少亦当如《史记?赵佗传》所言,吕嘉与“遣人告苍梧秦王有连”即为佗子孙的亲戚,即立王以固南越国西边,防西瓯及骆越之反叛也。
南越苍梧王都的广信。“广信”武帝始立,以“广德立言”之意命名。 
    苍梧郡为西瓯君战死之地,其地叛秦战争多次,郡尉亦死。秦皇三十三~三十四年,再迁民占地,立三郡,苍梧郡地已改为桂林郡,故有学者认为此后,入汉,有立子孙为王制,则佗又封宗室为苍梧王于此以镇。其地即在今梧州地方。以其地理位置特为重要,南临西江中游,西去桂平、贵县为西瓯大片平原所在。北有桂、贺二江同汇于此,南有南水,北流河可通南海。为中国向南通岭南大道所在。故设为国直接管理,以别诸郡。 
    汉兴,亦立苍梧郡于此,但不称国,并首立广信县,为郡治。疑即秦苍梧秦王所驻地。其地在今之封开,不在梧州。因封开本为封川、开建二县(1952年前),封川县在今贺江口地方。宜泊大船。上通贺州、富川,为秦新道所在(据《富川瑶族自治县志?交通运输》),上接潇水全属于平地,即下湘江。沿贺江下游为台地(低丘)和阶地平原,可为建村定居之处,故村落密集。如汉立封阳县即在今天的广西信都县地方,属苍梧郡,再南又是开建县(刘宋420年立),在今南丰镇地方。据杨式挺报告(1988),大片战国墓(30座)、西汉墓(11座)集中一片山岗上。铜制武器即有五种之多,每种中又有多型,如钺(7件3式)、予(4件3式)、短剑(6件3式)、镞(9件5式)、还有镦、剑、戈等,可见当时已是军事上主要据点。故贺江是古来要冲。广信建于贺江出口地区是必然趋势。因贺江下游还有特殊地貌条件,即贺江“曲流地形”的发育,是全国知名的。河床弯曲如蛇行,故定名为“蛇曲地貌”。计渔涝河以下有12个蛇曲段,直线距离延展达20公里,河段凸出岸为沉积的沙洲平原区,凹入岸为侵蚀的深水区为码头、村镇建立的良好地区。故河段是可航可泊良好河段。今天河口以上近代已建有村镇即有大洲、百垢等聚落l5处,如下旺、宝鸡、竹洲、大满、新田头、台同口、大洲、文高、盘湖、三鸦、贵坑口、大冲、白垢、大满、林口、河口等,即可证。江口镇 (今封开县治为一三角形沙咀)为近代所成沙洲。故铜器时代文物多在罗董、渔涝、杏花区以及北部丘陵台地出土。因台地间峒内坑田,平原地方是不少的。故历史上人口亦多。如在杏花河区丘陵即有斧、匕首、鼎、刮刀等铜器出土,多为越式铜器。杏花河古即名广信河,据陈乃良《封中史话》,广东地图出版社,1998年版)载,广信河口处还有“广信桥”遗址可见。故我们认为汉苍梧郡治广信县即为封川江口区为主。今之梧州当时只为苍梧郡地。因亦有汉代铜器(如铜粮仓等出土。即因今梧州地区作为汉广信治地之一部分,以农业发展为主,而深入内陆腹地作为依据的交通可及贺江,即可以建成郡治所在。要至唐代才以地方经济兴起,即有立梧州的记载。因此,西瓯国正式灭于汉,当可称为中国开始管治岭南的第一个政治“首府”。 
    十一、结 语 
    先秦的西瓯国到汉初灭亡,赵佗建南越国后,已设苍梧王治理西瓯部分地区,汉兴南越国三郡地已分为七郡。也是西瓯族已由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之时。随着汉初封建社会的发展,使汉武立广信成为岭南交趾部刺史治,即为管岭南的首邑,管治九郡。汉初成立的交州,亦即治广信。其后,为恢复和发展外贸,即以广信为中心分路人南海各港。但番禺其时以毁,日南又塞,故只能西南沿北流、南流江至合浦出海。东南下南江至船步而穿群山,出信宜、高州而下徐闻港。因此,合浦、徐闻两港均成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 
    故广信在两汉以降数百年间,成为岭南军事、政治、文化中心,今天人们说“珠江文化起源中心地区”即在广信,是有理有据的。故余以广信既立为汉武治南方九郡之都,则其县地可连及桂江El今梧州地区,即沿西江岸20公里之范围,作为广信县地,亦很需要。后之争议,则因诸儒多按历代郡县之变迁加以解释,成各种不同之说。余读《水经?温水注》即有云:“郁水自猛陵(今藤县、梧州间地)来,东经广信县,合漓水、封水,下人高要”。也说明广信县为桂、贺二水入郁之处。又《元和郡县志》已记把封川、苍梧两县均言属“汉苍梧郡广信县地”。 
    参考文献 
    [1]徐恒彬.华南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杨豪.岭南氏族源流考.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 
    [3]杨式挺.岭南文物考古论集.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 
    [4]杨式挺.广东封开利羊墩古墓群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5,
    [5]刘伟铿.岭南与西江史论稿.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8 
    [6]陈乃良.封中史话.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 
    [7]陈大远.龙乡夜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8]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百越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9]陈国强,蒋炳钊,吴绵吉,辛土成著.百越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0]曾昭璇著.岭南研学记.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11]张荣芳,黄淼章.南越国史(岭南文库).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12]胡守为.岭南古史(岭南文库).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选自科学出版社2006年《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