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位于北海市正南方,北部湾北部,岛的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1°02'27〞,东经109°06'43〞。与北海市直线距离21海里。与北海市冠头岭隔海遥对,东南9海里与斜阳岛烟波相守。岛屿自南向北缓缓倾斜,形状呈椭圆形,南端有一新月形的港湾,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涠洲岛、斜阳岛两岛岸线长57.2公里,总面积25平方公里。涠洲岛是广西最大的海岛,2010年前是北海市海城区涠洲镇的主体行政区。
涠洲岛为公元前3万年北部湾北部海域两次火山喷发岩浆堆凝而成,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岛。涠洲岛土壤是火山灰质土,地势南高北低,南面的“湾背”海拔51.8米,“灯楼顶”79.6米,陡壁峭崖,下临南湾。东西岬角环抱如拱手状,故有东、西“拱手”之称,以此形成满月形港湾,则为“南湾港”,系北部湾渔船系碇和补给中转站。“东拱手”旁边突出的一小岛,略呈卵形,酷似小猪,民间俗称“猪仔岭”,海拔28.4米。东西拱手之下,分别有岩窟各一处,即“龟窿”和“贼佬窿”,前者宽敞如大厅,后者深邃莫测。
涠洲岛,亦称涠洲墩、大蓬莱、马渡。“涠洲”即为水围之州、海洋包围的陆地。别名涠洲墩是就本岛实体形状而言,大蓬莱则意为海上秘境。涠洲岛处于古珠母海“断网(望)池”,即北海与涠洲、斜阳之间的海域中,此海域古称“合浦水”。马渡因“昔有野马渡此”而名。
涠洲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间2234小时,年均气温23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393.8毫米,年均降雨天数为123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浓荫蔽日,莺歌燕舞,鲜花盛开,瓜果飘香。
涠洲岛在汉时属合浦郡,唐初属雷州椹川巡检司,宋、元两代因沿未变。明初仍属雷州府,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游击署移驻廉州府合浦县永安所。此后,涠洲处于雷、廉两府的军事双重管辖之下。清康熙元年至嘉庆十一年(1692~1806),涠洲居民三度被迫内迁,驻岛行政机构裁撤,但仍有少数“寮民”居留,军事管制由雷州徐闻县的海安营游击和廉州合浦县的龙门协管。清光绪二十年涠洲由雷州正式划归合浦县管辖,宣统初年,归属合浦县的靖海团,设“公局”(民政机构)岛上。民国初年至1949年,先后属合浦靖海团、合浦第二自治区和合浦县辖镇。1938年9月13日起,涠洲岛沦于日军铁蹄统治下七年之久。
1950年3月6日,解放军渡海解放涠洲岛,初设乡人民政府,直属合浦县,同年8月归北海镇人民政府管辖。1953年4月至1958年9月涠洲人民政府归北海市人民政府管辖。1958年10月,成立北海人民公社,公社下属机构改为团,设立涠洲团。1959年6月6日,成立涠洲人民公社,受广东湛江专署北海镇管辖。1984年9月,取消公社建制,设涠洲镇人民政府,受北海市郊区管辖。1994年12月17日,涠洲镇划归海城区管辖。2011年后由海城区代管,涠洲岛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管理岛上事务。
涠洲岛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区域内有天然良港——南湾港,矿产资源主要有褐铁矿矿化点、玄武岩矿床、火山碎岩矿床、海滩岸矿床、橄榄石砂矿点、天然放泉水、生物碎屑矿产资源,其中部分矿产资源具有开采价值、观光价值和重点保护价值。能源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涠洲岛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从海洋功能区域划分为以下几大类:涠洲岛以北渔区和涠洲岛以南的近海渔场,斜阳岛南虾场,涠洲岛以北的水域是二长棘鲷鱼的产卵场;海水养殖功能区;自然珊瑚礁保护区等。
涠洲岛有丰富的旅游人文资源。有由火山喷发堆积凝结形成,由峭壁、奇洞、茂密的植被和千姿百态的珊瑚等构成的奇观异景。景点瑰丽峻险,风光秀美,被誉为“水与火雕出的作品”。主要的景点有火山喷发遗迹、贼佬洞、滴水丹屏、龟豚拱碧、山水灵芝、蛙守南海、平台观海、月门奇趣、百兽闹海、龙宫探奇、抗风城堡、海滩漫游、海滩挖贝、海底彩带、芝麻滩、西海岸景、火山地质博物馆、地质公园广场、盛塘天主堂、三婆庙等。岛上旅游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宾馆和农家、渔家乐旅馆如雨后春笋般发展。2010年岛上上档次的宾馆有港岛酒店、金港酒店、蓬莱大酒店、海景酒店、滴水居休闲度假酒店、南油招待所等数十家,市直驻岛机构招待所和农家,渔家乐旅馆100多家,从事旅游服务的大小客车和专为旅客服务的电瓶车300多辆。
涠洲火山岛保留了火山喷发形迹和后期风化地貌,集火山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人工地貌于一身,以独具一格的海岛地貌、海岛风光著称于世。199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准涠洲岛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1997年国务院将涠洲岛列为6个海岛资源综合开发试验区之一;1999年国家旅游局将涠洲岛列为国家优先发展旅游项目地区之一;2002年自治区将涠洲岛定为省级地质公园;2004年国土资源部批准涠洲岛为火山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涠洲岛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2007年涠洲岛被评为广西最好玩的十个地方之一。2008~2012年,旅游持续火爆。中共北海市委、市人民政府,中共海城区委、区人民政府,中共涠洲镇党委、镇人民政府重视保护涠洲岛火山地质遗迹自然资源和风光旅游资源,制定了《涠洲岛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方案》,遵循“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加强对涠洲岛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景点加大投入进行改造,使景区环境整洁优美,舒适安全,迅速成为在全国较有影响的著名景点,每逢节假日都呈现出“一票难求”的盛况。
2012年后,涠洲香蕉和花生都成为品牌产品,深受旅游者喜爱。
日射涠洲廓,风斜别岛洋。涠洲岛这个中国最大的火山岛将会变得越来越美,知名度越来越高,成为世界级的休闲度假胜地,在旅游观赏和科学研究方面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