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旅游观光风景名胜文献

“空中雕塑长廊”——北海百年老街

摘自:北海市海洋志

珠海路老街 长约1.4公里,是中国岭南最长的百年老街。

清康熙、乾降年间,渔民开始在此地海岸聚集居住,逐渐形成交易市场。道光九年(1821年),北海老街修建三婆庙,龙皇庙等建筑,成为商家海员出海前祈福之所。清道光末年、咸丰初年,街市随商业兴盛而形成修建有“广州会馆”、“高州会馆”。清光绪二年(19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北海成为对外通商口岸。清末民初,北海老城滇、桂、黔和粤西的货物集散地、发展成为北部湾畔繁盛之区及中西文化融汇之所。

珠海路长1.4公里,沿海岸平行排布。珠海路为中国南方沿海城市直线最长,保存完好的骑楼老街。老街的骑楼、窗拱雕饰线条流畅,房屋立面顶端的女儿墙风格多样,中西方建筑雕饰完美融合,被誉为“空中雕塑长廊”。

民国十六年(1927年)原北海西靖街至东泰街全街改称珠海路,因濒临古珠海而名,其中路段分别以东中西来区别,同时将原仅宽3米路面拓宽为现在模式。解放后的“文革”期间,提倡兴无灭资,因此街原为资本家集中区,改名灭资路。1983年6月,北海市人民政府下文恢复原珠海路旧名。

老街的建筑,多是二至三层的砖木结构的骑楼式民居,木窗木门木屋梁,店面一般不大,但内进很深。往里走,房房相通,中间设有主要功能为采光、排水、通风的天井。南边的房屋,坐南朝北,叫上水铺;北边的房屋,坐北朝南,叫下水铺。下水铺靠着海边,每家房子的后墙都安装有防止船只碰撞的木桩。这里做生意的条件相对于上水铺的优越得多,涨潮时,货船可以直接停泊在屋后的码头旁。后屋当仓库,前屋做店铺,便成了融码头、仓库、商铺为一体的风水宝地。每隔十几座小楼有一条小巷,主要用来通风排水。有了小巷,交通也方便。从小巷的命名,便可知道它们的狭窄程度:摩乳巷、担水巷。在老街,目光穿过狭窄的小巷,便能看到波光粼粼的大海。

老街涉临的外沙内港,是做海人出海和泊船的天然良港,也是便于货物进出的天然良港。当年传说叫“古里寨”的老街,地处粤西,在时局不稳,兵荒马乱的年代,便成为了底层人民的“世外桃源”。他们从两广各地来,从全国各地来,来了便纷纷在老街建房定居,经商谋生。中国人来,外国人也来。光绪二年(19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北海成了对外通商口岸,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美国人、意大利人、葡萄牙人、比利时人、奥匈帝国人,都先后来到了北海老街从事商业活动。

老街的骑楼建筑风格多姿多彩,细节精彩迭出,堪称立体的艺术。墙面造型、柱子、腰线、窗楣、阳台、栏杆、雕饰等都具有独特的风韵。外部立面檐口最具艺术魅力,那是带一个或多个孔洞的女儿墙,民间俗语中叫“风洞墙”,造型多为欧洲“巴洛克式”。顶部檐口天际线大多有波浪形、涡卷形和风何形雕饰,注重“空”和“圆”。“空”和“圆”具有非常深邃的中国文化内涵:“无极生太级,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封”,灿烂的东方文化便从“空”中来。“天地合和,天人合一,大一统,大团结,大同世界”,便是“圆”。墙面上,还有中式传统浮雕花饰,被称为“山花”,主要样式有龙风松鹤、荷花莲藕、梅兰竹菊、回纹圈绳、福禄寿等。这些砖雕花饰,为带着西式风格的骑楼增添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骑楼外部立面墙上,窗穹券一般是优美的弧形、半橄榄形,也有铜钱形,各具艺术特色。

骑楼当街的墙面上,当年的商号赫然在目,依稀可辨,有的模糊不清。万和祥、寿兴祥、德泰号、广源昌、陈荣和、潘德祥……苍劲有力的楷书、行书或草书,历经百年风雨不舍本色。

能为老街当年的繁华作证的是老街中的老街——民建一街。民建一街,原名“沙脊街”,是北海老城最早的街道,曾经号称“北海第一街”,位于珠海路和与珠海路平行的中山路之间。它原本是贸易中心,后来随着中山路、珠海路的建成发展,沦为以消费娱乐为主的街区;再后来,逐渐失去其他功能,只以居住为主了。晚清宣统元年(1909年),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曾到北海小住过一阵,就住在沙脊街上。

宜仙楼是老街当年生意最红火的酒楼。“招待仕商、高等旅店、茗茶糕点、蜜饯糖果、中西饼食”,这些是宜仙酒楼的招牌名,分别镌刻在一个个木匾上,字迹依稀可辨。清末诗人王传缙曾作《北海杂咏》,诗云:“宜仙楼上新翻曲,声调随它官变商。”

老街上的一些历史遗迹,比如保存完好的单水井、双水井、摇水井、告示碑、广连声酒房、大清北海邮政分局等都是考察老街当年繁华身影的好去处。

改革开放后,北海城市格局向新城区快速扩展,老街渐渐冷清,被人遗忘。外面的崭新世界发展到一定程度,蓦然回首、又发现了充满沧桑的老街。人们终于懂得,越沧桑越有文化底蕴。于是,老街的价值重新得到重视。老街名列“国宝”,老街的骑楼建筑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北海市政府出资,对老街的路面进行了修缮,老街修旧如旧,焕发兴旺。

今日老街的繁华,比往昔岁月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成为了海滨旅游城市北海的一处旅游胜地,成了市民和游客休闲购物的天堂。老街历史风貌游、休闲购物游、饮食文化游、艺术欣赏游、民风民俗亲历游、服饰专题游、古店铺寻访游……满足着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中西合璧的老街融合着中西方文化。每逢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重要的中西方节日来临,老街商家们便按照各不相同的中西方习俗,或挂红灯笼,或立圣诞树,将老街装饰一新,以招徕本地市民和中外游客。2009年10月初,世界比基尼小姐大赛总决赛在北海举行,老街搭起了总长度为209米的T型台,前来参赛的百余名各国佳丽身穿比基尼泳装,登上T型台一展风采,一举创下了比基尼T台秀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各国媒体都报道了这一创举,老街扬名世界。

现代老街的炫秀和魅惑,每一次都令人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是风格各异的店铺门面设计与装修。新装修后的老街店铺,从取名倾向及装修风格看,大致有三类:仿欧的,如罗马复兴、罗马假日;仿古的,如天禄阁、广源堂;现代的,如背包客、天姿珠宝;三者结合的,如老道咖啡。这些在老街上冒出的新店铺,有的是酒吧,有的是咖啡馆,有的是餐馆,有的是珠宝店,有的是古董店,有的是婚纱影楼……从海洋旅游的角度看,珠海路老街不单是考古探新、旅游购物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安置心灵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