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视频资源
公开课
视频
烟墩大鼓 第1节
主讲人:林卫峰
视频字幕
00:00:06——各位朋友
00:00:08——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00:00:10——大家好
00:00:11——今天
00:00:12——很荣幸能够为大家
00:00:14——讲解一下我们广西
00:00:17——钦州灵山县
00:00:19——烟墩大鼓
00:00:22——我们烟墩大鼓是
00:00:25——我们灵山非常
00:00:28——有特色的
00:00:30——一个鼓乐
00:00:32——在开场之前我请大家
00:00:35——欣赏一下
00:00:37——一小段
00:00:38——我们的
00:00:40——烟墩大鼓
00:00:41——鼓乐
00:00:55——刚才请大家欣赏了
00:00:57——这一段鼓乐就是我们
00:01:00——2018年第三届钦州
00:01:03——烟墩大鼓大赛鼓王队的一段
00:01:06——表演的鼓乐
00:01:08——它的鼓声是不是非常的
00:01:11——铿锵
00:01:13——非常的
00:01:15——雄壮
00:01:16——非常的好听
00:01:18——今天
00:01:19——我就为大家讲述一下我们
00:01:21——钦州的灵山烟墩大鼓
00:01:24——今天主要讲述的
00:01:26——主要从五个方面和大家
00:01:28——一起分享一下
00:01:30——感谢各位
00:01:33——第一块主要是讲述一下我们的
00:01:37——自然人文背景
00:01:39——一个论述
00:01:41——我们广西灵山钦州
00:01:44——钦州市灵山县的地理环境
00:01:48——社会历史和人文
00:01:50——资源
00:01:52——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
00:01:56——位于广西南部
00:01:59——在北回归线以南
00:02:02——县城
00:02:04——和浦北县
00:02:06——南与合浦县为邻
00:02:09——西边就和钦北
00:02:12——西南和钦南相连
00:02:15——北和西北方向主要是以
00:02:19——横县
00:02:21——邕宁
00:02:22——相连
00:02:24——它的历史非常的悠久
00:02:26——地域
00:02:29——得天独厚
00:02:31——灵山县是岭南历史上
00:02:34——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00:02:36——从考古发现的灵山人
00:02:39——化石推算
00:02:41——在距今一万年前的
00:02:43——新石器时代开始
00:02:46——就有人类在此
00:02:48——繁衍生息
00:02:51——从夏朝开始
00:02:54——经历了各个朝代的变迁
00:02:56——至隋朝
00:02:58——开始建县
00:03:01——唐朝改为灵山
00:03:04——行政区域
00:03:07——到2015年为止
00:03:09——主要有十七个镇
00:03:11——两个街道办
00:03:13——县内聚居的民族主要以
00:03:15——汉族为主
00:03:18——也有壮族
00:03:20——瑶族
00:03:21——苗族
00:03:23——布依族侗族等
00:03:25——十七个少数民族
00:03:29——除了壮族之外
00:03:31——其他的民族
00:03:32——都是因婚嫁和工作需要
00:03:35——迁徙而来的
00:03:38——灵山境内文物
00:03:40——名胜古迹众多
00:03:42——县内
00:03:44——主要有
00:03:46——重点文物十二处
00:03:50——灵山人遗址
00:03:53——钦城古址
00:03:54——故城遗址
00:03:57——三海岩
00:03:58——摩岩石刻
00:04:01——六峰山古建筑
00:04:04——环秀桥
00:04:06——接龙桥等
00:04:09——县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
00:04:12——非常丰富的其中
00:04:14——最有代表性的还是我们
00:04:16——烟墩大鼓
00:04:18——还有我们的跳岭头
00:04:20——还有我们的
00:04:23——还有我们的竹编
00:04:25——还有我们的
00:04:27——根雕
00:04:28——还有我们那个
00:04:35——状元桥恩秀桥传说
00:04:38——等等一大批的文学
00:04:41——口头文学传说
00:04:44——第二个就和大家介绍一下我们
00:04:47——的烟墩地理
00:04:48——烟墩镇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构成
00:04:52——烟墩镇是我们
00:04:53——广西灵山县的
00:04:55——西北部的一个
00:04:56——山区的一个镇
00:05:02——壮汉的交汇地
00:05:05——在1958年前
00:05:07——属平南人民公社
00:05:09——1963年
00:05:10——设人民
00:05:12——灵山烟墩人民公社
00:05:15——1984年改为烟墩乡
00:05:18——1994年改为烟墩镇
00:05:20——为什么要介绍那个烟墩镇的来历
00:05:24——因为我们烟墩大鼓
00:05:26——主要的分布
00:05:28——它也是分布在一个
00:05:30——平南镇
00:05:32——烟墩镇
00:05:34——还有沙坪镇几个
00:05:36——地方
00:05:37——比较多较为集中
00:05:40——所以今天就比较
00:05:43——介绍一下这个
00:05:45——这居住在那个
00:05:46——烟墩镇的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
00:05:49——壮族占少部分
00:05:53——其中壮族只分布在
00:05:54——邓塘村的筋菜自然村
00:05:59——还有邓家自然村
00:06:01——还要我们代塘自然村
00:06:03——但是这几个代塘村
00:06:07——大鼓队也是
00:06:08——非常的有名气的
00:06:10——被常称非常比较好的
00:06:14——下面介绍个烟墩大鼓的
00:06:17——基本情况
00:06:19——我们烟墩大鼓的分布
00:06:23——和习俗
00:06:25——我们烟墩大鼓发源
00:06:30——灵山烟墩镇的传统
00:06:32——打击乐器
00:06:34——主要刚才也说了
00:06:36——主要分布在我们钦州烟墩镇境内
00:06:41——还有以我们境内相连的
00:06:44——横县的南乡镇
00:06:46——灵山的平南镇
00:06:48——沙坪镇
00:06:51——有部分的乡镇
00:06:52——村庄里面都有
00:06:54——目前烟墩镇保留的
00:06:58——大大小小的
00:07:01——大鼓大概有
00:07:02——八百面这样子
00:07:04——其中
00:07:05——有三面年代较为久远
00:07:09——这三面鼓
00:07:11——制作的时间应该在
00:07:16——清宣统年间
00:07:19——也有的人说是
00:07:22——明代 但是
00:07:23——我们目前根据那个
00:07:26——鼓桶身上的文字记载
00:07:28——就确定它是清代
00:07:30——宣统年间制作
00:07:32——这三面大鼓分别
00:07:34——储藏于三个
00:07:35——村里面
00:07:37——主要是在石堆村
00:07:40——六风村和长麓村
00:07:43——其中最大的
00:07:45——大鼓藏于
00:07:47——石堆村里面
00:07:49——它此面大鼓的直径
00:07:52——为1.3米
00:07:54——高3米
00:07:55——重达三百五十公斤
00:07:58——制造于光绪十六年
00:08:00——也是1890年
00:08:02——堪称为我们
00:08:05——在那个九零年以前
00:08:07——烟墩大鼓之最
00:08:10——还有我们烟墩大鼓的习俗那也
00:08:12——也是流传了一定的历史时间
00:08:17——按照传统我们每年的
00:08:19——十二月
00:08:21——二十四
00:08:23——日至次年的
00:08:25——正月十六这个是农历
00:08:28——这段时间
00:08:29——村民们就开始擂响大鼓
00:08:32——那时候就是
00:08:33——各个村镇锣鼓喧天
00:08:36——鞭炮齐鸣
00:08:40——男女老少
00:08:41——均出来打鼓
00:08:43——均出来那个共庆
00:08:46——平安的丰收年
00:08:49——就是
00:08:51——还有也是各个
00:08:52——村子之间
00:08:54——大家
00:08:55——乡里之间也是
00:08:57——互相的交流和
00:08:59——互相的走访来去打鼓
00:09:01——去串门
00:09:04——去共同的过大年来打鼓
00:09:10——烟墩镇的烟墩大鼓
00:09:13——我们
00:09:15——于2008年
00:09:18——申报
00:09:19——成为广西自治区
00:09:21——及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0:09:25——这个第二批自治区非遗名录
00:09:27——我们是以那个传统
00:09:29——音乐来申报的
00:09:31——因为我们
00:09:32——鼓乐
00:09:34——也是很有特色的这一个
00:09:38——其次我们也说回来我们打大鼓
00:09:42——并不是什么时候
00:09:43——以前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随便来擂打的
00:09:47——我们开鼓的时间
00:09:50——最早是每年正月二十四
00:09:54——送灶君之后
00:09:58——结束的时间
00:09:59——就是农历的正月十六
00:10:01——在此时段时间是可以
00:10:04——日夜都可以擂鼓
00:10:08——其中正月初二
00:10:10——到初九是最热闹
00:10:12——还有元宵节那天晚上也是最热闹
00:10:16——那时候场面就非常的宏大
00:10:19——一过了这段时间之后我们就不能够随意的
00:10:24——敲鼓的
00:10:25——当然现在发展了之后
00:10:28——也是进行一个表演的
00:10:29——表演队的就可以
00:10:32——尽兴的表演
00:10:33——无论时间无论一起的表演
00:10:36——那个鼓乐表演
00:10:39——再下我们就说一下烟墩大鼓的
00:10:42——故事和传说
00:10:44——烟墩大鼓的故事
00:10:46——和传说是非常丰富的
00:10:49——目前我们
00:10:51——整理出来的
00:10:53——民间故事很多
00:10:55——其中也有一个
00:10:57——叫作烟墩大鼓的故事里面收录了
00:11:00——很多我们烟墩大鼓的故事
00:11:02——我今天主要是在这里介绍
00:11:04——给大家介绍几个
00:11:06——第一个是我们
00:11:08——区将军自古平战乱
00:11:11——这个故事
00:11:13——相传秦始皇二十五年
00:11:17——到秦始皇三十三年期间
00:11:20——有一位姓区的将军
00:11:23——他智勇双全
00:11:25——骁勇善战
00:11:27——从来都没有打过败仗
00:11:30——深得
00:11:32——皇帝的恩宠
00:11:35——当时我们
00:11:37——岭南百越一带
00:11:41——战乱无常
00:11:42——为了确保
00:11:44——社会的安定
00:11:46——皇帝就选派了这位
00:11:48——区将军来到我们
00:11:51——灵山一带驻守
00:11:56——区将军到达了我们
00:11:58——这一带安营扎寨了之后
00:12:00——马上就投入
00:12:03——平乱之中
00:12:05——他先是在古榕尖岭
00:12:08——下面摆开了战场
00:12:10——第一次开战
00:12:12——他初来乍到
00:12:13——地形复杂
00:12:15——最终
00:12:16——无功而返
00:12:18——第二次开战
00:12:21——区将军用带来的
00:12:25——铜鼓
00:12:26——扛到战场上去击鼓进攻
00:12:30——战斗打的非常的激烈
00:12:33——但是他们击破了带来的铜鼓之后
00:12:37——还是打不赢这场战争拿不下
00:12:41——敌人
00:12:42——只好鸣锣收兵
00:12:45——当晚回到营地
00:12:48——区将军和将士们就
00:12:51——在那里想
00:12:52——怎么样才能够打赢这场仗
00:12:55——后面就突然发现
00:12:58——营地上有一颗空心大树
00:13:02——将军突发奇想
00:13:05——心中就有了个主意
00:13:07——第二天
00:13:09——就派了个士兵到附近
00:13:13——找来牛皮
00:13:14——将牛皮绑在树桩上
00:13:17——做成了一个大鼓
00:13:20——第三天就扛上这个大鼓
00:13:24——上山去打敌人
00:13:26——一边进攻就一边敲鼓
00:13:29——霎时间震天动地
00:13:33——士气大振
00:13:36——将士们个个都有无穷的力量那样杀敌
00:13:40——终于取得了胜利
00:13:42——从此
00:13:44——区将军每逢战斗
00:13:47——必用这个木头树桩做的大鼓
00:13:52——打了很多的胜仗
00:13:54——所以
00:13:56——皇帝见了区将军平乱有功
00:14:00——并把他封作
00:14:03——大将军
00:14:04——留在了烟墩一带
00:14:07——我们灵山烟墩一带
00:14:09——区将军也在
00:14:12——每年过年的时候
00:14:14——为了与民同乐
00:14:16——就扛出那个烟墩大鼓来
00:14:19——和大家一起敲打
00:14:22——过年
00:14:24——所以慢慢就形成了一种
00:14:26——当地的击鼓
00:14:28——风俗
00:14:29——后面他的后代
00:14:32——在居住了
00:14:35——替(tan)蛾塘村
00:14:38——和当地的黄姓
00:14:40——和赵姓
00:14:42——约定过年的时候
00:14:44——把大鼓扛上
00:14:45——石仁寨大山甲
00:14:48——打拼
00:14:49——一边
00:14:51——驱赶野兽一边娱乐
00:14:54——大鼓的声音又非常的洪亮
00:14:56——传遍了很远
00:14:58——十里八乡都听的见当时大家拼鼓
00:15:02——所以慢慢的就有那个
00:15:05——击鼓
00:15:06——迎春的习俗一直沿袭到今
00:15:09——后面
00:15:14——初一到初五这个后面才改的
00:15:17——当时不是这样
00:15:19——这传说不是这样
00:15:21——有个故事就叫古榕好大鼓
00:15:25——当时的流传也是
00:15:27——应该是讲出这个
00:15:29——这个区将军的大鼓出自于
00:15:31——古榕尖岭山脚
00:15:34——邓蛾塘村这个故事
00:15:37——这个区将军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
00:15:41——第二个故事就是大鼓
00:15:44——赶年
00:15:46——相传
00:15:48——大鼓赶年这个故事相传于那个
00:15:52——邓塘村的
00:15:54——黄统修老人他的讲述
00:15:57——他说相传那个汉高祖年间
00:16:00——烟墩镇一带
00:16:02——是南越和西瓯
00:16:05——骆越之间的山野森林
00:16:08——这里人烟稀少
00:16:10——树木繁多
00:16:12——野兽出入频繁
00:16:16——只有一些汉壮
00:16:19——群众在此居住
00:16:22——当地的野兽
00:16:24——有一种非常凶猛叫作年
00:16:27——体型硕大
00:16:29——生性凶残
00:16:31——是肉食性动物
00:16:34——经常出来捕食
00:16:36——见人就咬
00:16:38——见肉就吃
00:16:40——所以村民非常的害怕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简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烟墩大鼓是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的传统打击乐器,主要分布在烟墩镇境内,以及与烟墩相接壤的横县南乡镇,灵山县平南镇的筋菜村、杨梅村,沙坪镇部分村庄。目前,烟墩镇所保留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大鼓有六百面左右,其中有三面年代久远的“元老”级大鼓制作于清代宣统元年(也有说法是制作于明代),其理论依据为凿刻在鼓桶上的文字记载。这三面大鼓分别储藏于三个自然村,即石堆村、六风村、长麓村,而藏于石堆村的那面大鼓最大、最高。